四川西部新农村建设培训中心:赋能人才振兴 助力共同富裕
日期:2023-04-19 浏览:483
字号:【小】【中】【大】
分享到:

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,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。四川西部新农村建设培训中心深入贯彻《四川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精神,以“勤学慎思 求实笃行”为校训,以“创新谨慎、守规和谐”为校风,以“赋能人才振兴,助力共同富裕”为办学理念,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的人才动力,助力全省下活乡村振兴一盘棋,为全面开启“十四五”乡村振兴新征程提供坚强人才支撑。

01.png

党建引领 促进高质办学


四川西部新农村建设培训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着力构建形成以政治引领为轴心,以党课为抓手、活动为纽带激发团队活力,综合运用专题讲座、研讨交流、案例分享、实践体验、结构化研讨等方式的办学模式,实现“主办方满意、培训学员满意、承训方满意”的业务体系布局,奉行培训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理念,激活乡村振兴培训红色引擎。

四川西部新农村建设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元刚介绍:“中心党支部结合实际,特色打造了支部堡垒和党员先锋队伍、专业骨干教学教务队伍、综合素质文化睿智队伍三支骨干队伍,并不断锤炼党性、建强堡垒,以高标准的党建促进培训业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,使培训管理工作得到极大提高,为高质量办学提供智力人才支撑。”

在选聘人才时,中心党支部推行“三引七聘”,打造了过硬的管理团队,首次实施人才递进培养计划,遴选出优秀同志走上各级管理岗位,并敞开院门聘请优秀党务、新闻、教学、文秘专家人才,客座教授和乡村振兴研究员,充实师资队伍储备力量。在抓实党建工作助推高质量培训发展的同时,也为全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交出圆满答卷。


高质办学 赋能人才振兴


四川西部新农村建设培训中心按照中央组织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“全面开展干部乡村振兴能力培训”要求,以及四川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安排,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局出发,强化培训工作的政治引领,把伟大建党精神贯穿整个培训工作的始终,加强与四川省委党校、长征干部学院及省内红色教育基地的合作,突出了中心的红色教育特色。在具体的培训实践中,中心把各种性质的培训班延展到了川西、川东北地区,以及延安、井冈山、百色、遵义、古田等各个红色基地区域。

中心依托理论水平高、专业能力强的师资资源,开设了党史学习教育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系列专题课堂,做好了培训体系搭建的顶层设计。

刘元刚介绍:“近年来,中心按照‘干什么学什么,缺什么补什么,需要什么培训什么’的原则,突出问题导向,精心设计培训专题和课程,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。着重研究不同类别、不同层次、不同岗位学员的素质能力培训需求,有计划、有重点地准备培训班课程。”中心区分不同学员的特点,着力提高培训质量,采取“课堂+基地+实践”的模式,通过专题讲座、研讨交流、案例分享、实践体验、结构化研讨等形式,不断增强实践能力,补齐短板和不足,提高参训学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能力。

02.png

人才振兴 助力共同富裕


四川西部新农村建设培训中心是“车轮上的培训机构”。中心拥有示范教学点200多处,他们分布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各个地市(州)。有些示范点甚至远至山东、浙江、江苏等地。在这些示范点里,学员们可以学习村集体经济“三变”改革经验,也可以研讨最新的乡村旅游振兴办法,切实做到“真学真用”。

“没有宽广的视野,就不会有广阔的思路,也不会有扎实的技能”。为此,四川西部新农村建设培训中心构建了一支“兼容并包”的教师队伍,3000多名教师中有专家学者、机关干部、企业经营管理者,也有乡村振兴先进村党组织书记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。根据不同的培训需求,每个班都有30%的兼职教师。多元多样的教师队伍带来的是智慧的碰撞,为学员们解决自己所在地区的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参考。学员们有机会与不同类别的老师交流,可以从多方面受到启发。

近两年来,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,中心坚持一手抓外部教学一手抓内部文化建设,苦练内功、锐意进取,先后承接国家部委、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、市(州)各级部门各类培训班近100期,培训学员11900人,先后被授予“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”“四川省农村能源发展中心课题调研实践基地”。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统一思想、凝心聚力,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中专业人才培训,不断为乡村振兴凝聚思想、汇集力量。


来源:四川村社


联系电话:028-85595238

办公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二段24号

教学地址: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3组300号

四川西部新农村建设培训中心 | 备案号: 蜀ICP备14001522号-1 | 技术支持:天健世纪